如何保养您的轮胎 轮胎在车辆的安全行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消费者必须经常检查和保养自己爱车的轮胎,确保行车安全。您可参照以下几点: 更换不少于4条轮胎 当车辆更换轮胎时,建议同时至少更换4条轮胎,以保持车辆的最佳性能。然而,如情况不许可(指同时更换少于4条轮胎),可参考以下一些提示。 当然,如汽车制造商提供其他建议,请遵循他们的建议。 更换2条轮胎 – 如选择更换2条轮胎,必须确保2条轮胎的规格、速度级别和结构(如子午线轮胎或斜交胎)都相同,并同时安装于车辆后轴上(除非新更换轮胎的速度级别比之前轮胎低)。一般来说,新轮胎花纹比较深,能提供更好的抓地力和排水性能,这对经常行驶于湿滑道路的驾驶员非常重要。在湿滑道路行驶时,安装拥有较大牵引力轮胎于后轮能防止车辆突然失控的可能。 当然,如汽车制造商提供其他建议,请遵循他们的建议。 不同品牌和花纹轮胎混合装配 当轮胎需要更换时,不要凭空猜测轮胎的尺寸。请参阅车辆使用手册,它会告诉您车辆原配轮胎的规格和尺寸(包括备胎);也可咨询专业的轮胎服务单位,它会为您推荐适配的轮胎。 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4条轮胎需要是相同的规格、速度等级和结构(如子午线轮胎或斜交胎),除非汽车制造商另有规定。在某些情况下,汽车制造商可能要求前轴与后轴的轮胎规格不一样。 更换轮胎时,原则上要求更换与原配规格大小相同的轮胎,确需更换不同尺寸的轮胎时,请先查询车辆制造商建议的轮胎大小、速度等级、负载能力和充气压力等相关信息。 如果车辆使用手册中已指定轮胎的速度级别,更换新轮胎时,新轮胎的速度级别需等同或更高的原有轮胎,以保持车辆的速度性能;如果更换的轮胎速度级别低于汽车制造商指定的速度级别,汽车的行驶速度必然受到限制和影响。 您必须咨询车辆制造商或轮胎制造商提供的的正确建议,避免影响车辆行驶速度和安全。 四轮驱动(4WD)和全轮驱动(AWD)的车辆,如在车辆使用手册中没有明确说明更换混合轮胎的注意事项,请遵照以下说明: 轮胎在车辆的安全行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消费者必须经常检查和保养自己爱车的轮胎,确保行车安全。您可参照以下几点: 轮胎检查 消费者应定期检查轮胎,至少每月检查一次,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轮胎换位 经常检查轮胎和轮辋是否有损坏迹象及检查车辆机械是否正常是很重要的。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因受驾驶习惯,车辆保养不善,胎压不正确及轮胎换位松懈等因素影响,胎面往往会出现不规则磨损,导致轮胎使用寿命缩短,车辆异常颠簸。一旦发现轮胎有不规则磨损的情况,可对轮胎进行换位,使胎面磨损更均匀,延长轮胎使用寿命。 为减低轮胎磨损不均匀现象发生,我们建议当轮胎每行驶8000公里至10000公里左右时,对轮胎进行换位。轮胎换位应根据轮胎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换位方法,具体可参照车辆使用手册,或寻求专业轮胎技术人员的帮助。 除了每月定期检查轮胎外表,消费者应留意一些动态的变化,如轮胎漏气日益严重、噪音增大或振动等,这些变化可能是因为轮胎内部受损而产生。如怀疑或发现轮胎存在以上问题,我们建议您找专业的轮胎服务人员进行咨询,若证实轮胎出现上述问题,必须更换新轮胎,以防轮胎爆裂或报废。
轮胎气压 轮胎气压直接影响到轮胎的磨耗及行驶安全性,保持最佳气压及每月定期测量气压极为重要。适当的气压使轮胎胎面对地面有均匀的接触压力,防止不均匀磨损,提高驾乘舒适性。而轮胎充气过多会加速胎面中心部分磨损,导致车辆颠簸,甚至损坏轮胎,降低行车安全性;轮胎充气不足则会加速轮胎尤其是胎肩部分的磨损,产生过热现象,致使胎侧过度弯曲,使轮胎过早损坏。 轮胎最佳充气气压标记在车辆铭牌上,也可查询车辆使用手册或咨询相关的轮胎供应商。轮胎最大充气气压标记在轮胎胎侧上,一般情况下,最佳充气气压约为最大充气气压的90%。对于高速驾驶来说,建议司机采用比正常稍高的气压。 保持适当的充气气压应做到:遵循汽车制造商给出的充气气压建议或咨询相关的轮胎供应商;测量轮胎气压应在冷却状态下进行;轮胎过热、气压快速增高时,应停车散热,严禁放气降压或泼水降温;定期检查气门嘴是否发生漏气,气门盖是否拧紧。此外,当更换新轮胎时,我们建议您同时更换新的气门嘴和气门盖。 如使用备用轮胎,请检查其轮胎气压是否正确。 如消费者想更换的轮胎规格与原来的规格不符,请向专业轮胎店查询有关想更换轮胎的正确气压值。 四轮定位 车轮定位和轮胎平衡可提高轮胎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因此是非常必要的。车主应每月至少一次检查您的轮胎是否出现偏磨或损坏等现象。当车主发现方向转向沉重、发抖、跑偏、不正、不归位,或者轮胎出现单边磨损、波状磨损、块状磨损、偏磨等不规则磨损,或者驾驶时出现车感漂浮、颠簸、摇摆等现象,就应该做四轮定位,以便及时发现存在问题,避免影响行车安全及轮胎使用寿命。四轮定位主要的定位角度包括:外倾角(Camber),后倾角(Castor),束角(Toe),內傾角(K.P.I.),转向时的前展(Toe-out on Turn)等。通过四轮定位,可以降低底盘悬挂配件的磨损,保证车辆的直行稳定性和转向的轻便性,增加轮胎使用寿命,增强驾驶舒适感和安全性。 请注意:所有的车辆使用手册均有建议车主在指定周期或当遇上轮胎出现振动问题时,需对轮胎进行车轮定位检查。 轮胎修补 如需修补轮胎,市面上专业的轮胎店均可提供此服务。如果轮胎经常遭到刺穿,请找专业的轮胎服务人员检查,以免因轮胎内部损伤而影响行车安全。当出现轮胎胎面伤口超过6毫米、或胎壁被刺穿、或超过一条以上的钢丝受损,建议您立即更换新的轮胎。 已使用轮胎 如消费者决定使用“已使用过的轮胎”(俗称“二手胎”),请考虑一些有关潜在的风险。使用过的轮胎因存在着内部帘线是否断裂、胎体是否存在未发现之质量问题等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影响汽车的使用性能,甚至影响行车安全,因而,建议消费者更换全新轮胎,并定期对轮胎进行保养,确保行车安全。 备用轮胎 许多车辆都配有临时备用轮胎和轮辋,以备急需之用。临时备用轮胎可能要求保持稍高的轮胎气压,或配备车载轮胎充气设备。 如果车主不能即时更换新轮胎,我们建议您在使用临时备用轮胎时,车速不可超过每小时80公里;或者参阅车辆使用手册,也可参考临时备用轮胎侧壁上的相关数据。 当检查轮胎气压时,请同时检查备用轮胎的气压。因为在紧急情况下,没有足够气压的备用轮胎是不能使用的。如果您的备用轮胎已有足够气压,请务必检查轮胎内的气压是否在安全范围内。如不能确定,我们建议您找专业的轮胎服务人员帮您检查。 备用轮胎也应至少每月检查一次,主要检查轮胎是否漏气、变形、老化或损伤等。安装备用轮胎时,必须交由专业轮胎服务人员进行安装。请注意:不正确安装轮胎和轮胎气压超过标准要求,都可导致轮胎与轮辋损毁。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轮胎爆胎,并造成严重损伤或死亡。 驾驶习惯 您可能没有意识到,一些不良的驾驶习惯已经影响了您的行车安全和轮胎的使用寿命。例如突然起步、加速、急刹车、急转弯、超速行驶、闯红灯或超载等不良习惯,都会严重损害轮胎的胎体,或造成胎面不规格磨损,从而影响轮胎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作为驾驶者,您有责任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因而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显得极其重要。 请勿超载!驾驶已超过轮胎负荷上限的车辆是很危险的。当您的汽车装载很重(已超过轮胎的负荷上限)的物品时,会造成轮胎胎面与地面摩擦增大,导致胎体过热,甚至突然爆胎。 不可承载超过轮胎本身的负载上限。有关轮胎本身的负载数据可参阅车辆使用手册或查看轮胎侧壁。当您更换新轮胎时,请确保新轮胎的负载上限大于或等同于原有轮胎。 轮胎资料 如何读懂轮胎侧壁 通常可在轮胎侧壁上看到轮胎代码等标识。轮胎代码是由一组字母和数字组成,它详细地说明轮胎的尺寸和轮胎本身的限制数据,如载重指数和速度级别等
速度级别/负荷指数 “速度级别”是一个对应于轮胎所支持的最大速度的数字,表示该轮胎所能承受的最高时速。请注意:速度级别仅与轮胎的速度能力有关,而并不是建议超过法定的速度限制超速行驶,请总是在法定的速度范围内驾驶。 新更换轮胎的速度级别需等同或高于原有轮胎。当更换新轮胎时,请根据车辆使用手册中建议的规格。每一条轮胎均显示其速度标记,例如P205/60R15 90H,替换轮胎的速度级别需等同或高于原有轮胎,以保持车辆的速度性能。如替换轮胎的速度级别低于原有轮胎,汽车的速度性能将因此而下降。 假如同一辆汽车上配备了不同速度等级的轮胎,那么车辆的最高速度不应超过轮胎中具有最低速度等级的轮胎所标示的速度限制。 速度等级如下所示:
速度代号 最高时速 (公里/小时) 速度代号 最高时速 (公里/小时)
M 130 U 轮胎每年生产数量约为10亿条或以上,了解轮胎生产过程及工艺,有助于进一步加深您对轮胎的了解。轮胎生产工序如下:
N 140 H 210
P 150 V 240
Q 160 W 270
R 170 Y 300
S 180 Z 超过240
T 190
* 我们不建议用户在使用其产品时超过法定的速度限制。
“载重指数”是一个对应于最大载重量的数值(单位为公斤),规定了轮胎在正常充气情况下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载(质量或重量)。更换轮胎时,新轮胎的载重指数必须是等同或大于原轮胎的载重指数。承载物品时,不得超过轮胎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载,避免轮胎过度发热、损伤或爆胎。 载重指数如下所示: 代码 公斤 ( KG ) 代码 公斤 ( KG ) 代码 公斤 ( KG ) 代码 公斤 ( KG ) 60 250 80 450 100 800 120 1400 61 257 81 462 101 825 121 1450 62 265 82 475 102 850 122 1500 63 272 83 487 103 875 123 1550 64 280 84 500 104 900 124 1600 65 290 85 515 105 925 125 1650 66 300 86 530 106 950 126 1700 67 307 87 545 107 975 127 1750 68 315 88 560 108 1000 128 1800 69 325 89 580 109 1030 129 1850 70 335 90 600 110 1060 130 1900 71 345 91 615 111 1090 131 1950 72 355 92 630 112 1120 132 2000 73 365 93 650 113 1150 133 2060 74 375 94 670 114 1180 134 2120 75 387 95 690 115 1215 135 2180 76 400 96 710 116 1250 136 2240 77 412 97 730 117 1285 137 2300 78 425 98 750 118 1320 138 2360 79 437 99 775 119 1360 139 2430
轮胎制造 轮胎每年生产数量约为10亿条或以上,了解轮胎生产过程及工艺,有助于进一步加深您对轮胎的了解。轮胎生产工序如下: 工序一:密炼工序。就是把碳黑、天然/合成橡胶、油、添加剂、促进剂等原材料混合到一起,在密炼机里进行加工,生产出“胶料”的过程。 工序二:胶部件准备工序:它包括6个主要工段。在这个工序里,将准备好组成轮胎的所有半成品胶部件。这6个工段分别为: 工段一:挤出:胶料喂进挤出机头,从而挤出不同的半成品胶部件,如胎面、胎侧、子口和三角胶条等。 工段三:胎圈成型:胎圈是由许多根钢丝挂胶以后缠绕而成的。 工段四:帘布裁断:在这个工序里,帘布将被裁断成适用的宽度并接好接头。 工段五:贴三角胶条:在这个工序里,挤出机挤出的三角胶条将被手工贴合到胎圈上。 工段六:带束层成型:这个工序是生产带束层的。在锭子间里,许多根钢丝通过穿线板出来,再和胶料同时穿过口型板使钢丝两面挂胶。挂胶后带束层被裁断成规定的角度和宽度。 完成本工序后,所有胶部件都将被运送到"轮胎成型"工序,备轮胎成型使用。 工序三:轮胎成型工序:是把所有的半成品在成型机上组装成生胎,这里的生胎是指没经过硫化。生胎经过检查后,运送到硫化工序。 工序四:硫化工序:生胎被装到硫化机上,在模具里经过适当的时间以及适宜的高温等条件,从而硫化成成品轮胎。硫化完的轮胎即具备了成品轮胎的外观—图案、字体以及胎面花纹等。现在,轮胎将被送到最终检验区域。 工序五:最终检验工序:在这个区域里,轮胎首先要经过目视外观检查,然后是均匀性检测,主要测量径向力、侧向力、锥力以及波动情况的;均匀性检测完之后要做动平衡测试;最后轮胎要经过X光检测,然后运送到成品库以备发货。 工序六:轮胎测试:在设计新的轮胎规格过程中,大量的轮胎测试是必须的,这样才能确保轮胎性能达到出厂要求。当轮胎被正式投入生产之后,轮胎制造商仍将继续做轮胎测试来监控轮胎的质量,这些测试与放行新胎时所做的测试是相同的,通常做的实验有高速实验和耐久实验等。
轮胎生产日期 每条轮胎都会在胎侧上显示它的生产日期。若消费者想确定轮胎的生产日期,可查看轮胎胎侧上的一组字母和数字系列,俗称轮胎识别号码TIN。 所有2000年或以后生产的轮胎,其识别号码(TIN)最后的四位数字是代表轮胎的生产周数和年份。在這四位数字中,前两位数字代表生产周数,后两位数字代表生产年份。如TIN的最后四位数字是3005,表示轮胎于2005年第30周生产,轮胎胎侧上会显示DOTXXXXXXX3005。 所有2000年以前生产地轮胎,其轮胎识别号码(TIN)是三位数字而不是四位数字。在这三位数字中,前两位数字是代表生产周数,后一位数字代表生产年份。如TIN的最后三位数字是308,表示轮胎于1998年或1988年的第30周生产,轮胎胎侧上会显示DOTXXXXXXX308。 轮胎的生产制造商一般提供3年的产品保养期(由轮胎胎侧显示的生产日期开始计算)。 退后 轮胎产地 为了满足不同市场需求,大多数的主要轮胎制造商都在世界各地都设立厂房,如欧洲、美洲或亚洲部分地区,利用当地较低的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确保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给消费者。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汽车需求量的日益激增,许多轮胎制造商纷纷在中国设立厂房,利用中国较低的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迎合消费者喜好,为消费者提供适合当地路况和有竞争力的优质轮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