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船长航海日志记录冒险经历 亲见传说中的奇观
来自世界边缘地区的考察 海军船长George M. Colvocoresses在神秘死亡之前,留下了一本回忆录,这本回忆录是关于他1838-1842年参加美国远征探险队进行的一次海陆冒险经历。 那是大约在1840年1月14日的中午时分,一场浓雾从“温森斯”号军舰周围海面缓缓升起,穿过当时还是海军少尉候补军官的George M.Colvocoresses 身旁,紧接着他看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壮观场面,据他回忆,“大约有60块冰山撒满了整个海洋,每一块都具有不同的奇特外形和五彩的颜色。 大量的、酷似哥特式教堂的外形,有着拱形的门和窗•••有着乳白色和鲜绿色的阴影,是那样的镇静、清晰,如水晶般透彻;有着酷似圆柱形、倒圆锥形、金字塔形等其他各种各样的外形•••还有颜色如纯净雪花石膏一样白的类似于城镇和宫殿外形等。” 冰山这如此奇幻的景象仅仅是船长George M. Colvocoresses在这次美国历史性远征探险日记中所记录的众多奇景之一,尽管探险队长海军上尉Charles Wilkes也给世人留下了大量为人熟知的第一手关于探险的记录。 关于这次历时四年由美国政府组织的远征探险队事迹,船长George也根据自己的日记写了一本航海历险回忆录。这次远征是一次巨大的冒险,其间历经了各种困难与危险的考验。但是,当探险出发时,船长George已经做好了他56年生命旅程中最重要一次航行的准备,哪怕会以悲剧结局。 船长George M. Colvocoresses 1816年出生于希腊Chinos的一个爱琴海岛上。希腊独立战争时期,土耳其军队在岛上实行了大屠杀,近30000居民被杀害,George的家庭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据George后来的记载,他在战争被一个自称是他主人的邪恶之人俘虏,后来是他的父亲把他这唯一幸存的儿子赎了出来,送到了美国。 在后来的1823年,小George乘双桅船前往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市。在船上,大副对他很是照顾,并且上岸时,随大副的母亲上的岸。小George来到巴尔的摩市之后,他的困境随即引起了当地的希腊人救助委员会的注意。委员会的主席Robert Goodloe Harper 和一个当地出版商Edward J. Coale 对这个小伙子产生了特别的兴趣。 小George的故事很快的被马里兰州之外的人所熟知,在1824年船长Alden Partridge 提出担负起George的全部教育和抚养费用。Partridge 之前是美国陆军军官学校代理负责人,后来离开了军队,在佛蒙特州创立了美国文学、科学和军事学院(现在的诺维奇大学)。由于那个时期Partridge 是单身,George跟随Partridge的哥哥Aaron和他的家庭一起生活。 和一起接受相同教育水平的其他海军学员相比,George 的英语水平尤显突出。不过有时候也不总是那么容易,但是George总能适应的很快很好,并最终于1831年顺利毕业。尽管Partridge经常不在身边,但他确实是一个很关爱的父亲。作为养子的George曾写道:“对于我他是我的父亲,他不惜一切代价让我的生活过得舒适,为我的将来幸福着想。” 在1832年,Partridge帮助George 得到了一份能够成为美国海军少尉候补军官的学习机会,并被分配到地中海舰队。在地中海时,他任职于美国的护卫舰上,并在空闲时间去探望自己的亲人,包括已经回到Chinos的亲生父母。很快在他完成了诺福克海军学校的学习之后于1837年成为了美国一名海军少尉候补军官,并被分到了美国远征探险队。 自从19世纪二十年代起许多美国人都有了一种想法,就是组建探险队对太平洋和南部海域进行勘探考察,以此来推动美国的商业利益与科学技术水平。作为新闻工作者、演说家和探险家的Jeremiah N. Reynolds是最有坚定信念和游说能力的,在1836年他发表一次很长的演讲来说服国会组建探险队。曾经作为总统于1828年赞助支持远征探险计划的国会代表John Quincy Adams利用他的显赫威望说服了国会批准拨款15万美元支持这项探险计划。 然而由于被一些党派、知名人士和政府机构共同组成联盟的阻挠,使得这项探险计划整整推迟了两年才开始实施。这次远征航海探险组建的舰队,主舰是一艘127英尺长、名为“温森斯”号的单桅战舰,是海军上尉Wilkes的旗舰,也是美国海军第一艘实现环球航行的战舰。其他舰船有:名为“孔雀”号的单桅战舰、88英尺长名为“鼠海豚”号的双桅战舰、109英尺长海军补给舰、以及两艘双桅纵帆战舰“海鸥”号和“飞鱼”号。在探险队的12名科考团成员中还包括美国民族学者Charles Pickering、鸟类学家兼艺术家Titian Peale以及植物学家William Brackenridge。最终,在1838年8月18日下午这只探险舰队从汉普顿港口启航。 站在“鼠海豚”号最优势位置的甲板上,海军少尉候补军官Colvocoresses记载下了下午3点钟的离港•••“温森斯”号发出离港信号•••接着我们和舰队其他几艘战舰一起起锚,开始起航了•••在19日的下午4点15分,我们让领航员带着我们离境。那天天气非常的好,平静的海面,微风轻轻的吹过,我们的战舰顺利前行。 当在大西洋的马德拉群岛和佛得角群岛做一个短暂的停留之后,我们的舰队开始驶向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在11月中旬向西横渡大西洋的一个晚上,Colvocoresses曾记载,他和他的战友们看到天上出现了周期性的流星雨,那是13号的半夜,40颗流星从昴宿星团发出,并射向北方。此时的天空是如此的美妙,东南信风也以9~10节的速度向我们缓缓吹来。 在11月21日,“鼠海豚”号到达了里约热内卢的港口。在接下来的几天,“鼠海豚”号和探险队的其他几艘战舰在这个港口进行了重新涂漆、修整和物资补充,直到1839年1月再一次起航。接着舰队对阿根廷的内格罗河进行了考察勘探,然后舰队绕过南美最南端的合恩角进入了火地列岛的橙色海港。从那个地方开始,舰队分开,一些战舰启航前往了南极洲。同时,Colvocoresses被转到了补给舰上,负责对麦哲伦海峡进行勘探考察。 但是Colvocoresses回忆起,在前往麦哲伦海峡航途上, 3月18日遭到了强烈的暴风袭击,战舰也开始向海岸漂去。第二天早上天气有所好转,接着下午又继续恶化。在20日的白昼主锚锚链断开,左舷的薄板也因此除去锁释放了45英寻。当太阳下山之后,暴风雨的猛烈程度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强。晚8点之后,战舰开始被拖动,一个大浪拍打到船首,船员们撞到了桅杆和大炮上,水完全的淹没了居住舱甲板。幸好,大风很快的减弱,补给舰的尾部摆脱了企鹅暗礁的尖端,战舰因此能够从浅水中游出。 放弃了前往麦哲伦海峡的尝试,补给舰转而驶向了探险队分开时约好的集合地智利的瓦尔帕莱索(智利中部一港口城市)。然而“海鸥”号却是唯一没有赴约的战舰,很显然,她和她的18位船员在那次恶劣天气中未能幸免于难,沉于海底。 接着探险队开始了第二阶段的探险,海军上尉Wilkes对人员进行了重新分配,Colvocoresses又回到了“鼠海豚”号,让补给舰开始返航回美国,剩下的四艘战舰将继续接着对南太平洋群岛、塔希提岛、领航群岛(现在的美属萨摩亚群岛)进行考察,之后又向西南方向航行到达澳大利亚。从那时起,Colvocoresses又被调到“温森斯”号,探险队随后又再一次驶向南极洲,目的就是让这片神秘的冰雪陆地首次得到官方的认可。 在1840年2月3日,身处冰山之中,舰队再一次遇到了恶劣的天气,直到7号天气才开始转晴。据Colvocoresses记载,在7号那天曾几次看到南极大陆,而且大陆的一个海角随后被以此舰海军中尉的名字命名为Carr海角。7天之后,舰队在漂浮着大量冰块的海面被迫迎风转舵,底部被摩损着,小心谨慎的穿行于不足30英尺宽的海面•••在下午1点时我们登上了一个冰山,在这片属于新大陆的一角找到了深埋于冰下的沙子、砾石和石块。 在绘制了几百英里南极新大陆海岸线之后,探险队接着到达Fejee群岛,在那里来自“鼠海豚”号的两名船员海军上尉Joseph A. Underwood和海军少尉候补军官Wilkes Henry被玛洛洛岛土著人杀害。 直到1840年的10月,探险队到达了三明治群岛(现在的夏威夷群岛)。据Colvocoresses记载,在10月27日那天,他有幸骑着马儿游览了瓦胡岛(夏威夷群岛的主岛)著名的努阿努帕里的悬崖火山风口。 “大约骑马前行了4英里•••进入了一片由木灌和热带树组成的小树林。接着没多久,再一次进入一个开阔地带•••这时努阿努帕里突然令人惊讶的映入眼帘,带来一种震撼。两边巨大的火山喷发岩石垂直上升了近六七百英尺,而当我们从可怕的悬崖向下俯视时,映入眼帘的是种植园、树木、村庄和牛羊遍野的牧场。这就是有着海港和渔船的火奴鲁鲁小镇,蓝色的太平洋腹地。” 在离开三明治群岛之后, 1841年4月下旬Colvocoresses所在的“温森斯”号和“鼠海豚”号开始靠近北美大陆。于28日到达了哥伦比亚河的入海口,但是由于天气恶劣,海浪猛烈的拍打着岸边,使得舰队不能靠近岸边驶入哥伦比亚河。第二天早上狂风骤起,舰队只好转向北边的普吉特湾驶去。 在向北航行过程中,据Colvocoresses回忆,他们差一点没逃脱那场灾难。 那是在30日上午大约10点钟左右,观察员报告前方有暗礁,随即全体船员被召集起来,船被漩涡卷起,当持续了几分钟之后天气转晴,我们发现毁灭性的暗礁(格林维尔暗礁)距我们至多不到半英里远•••实际上最幸运的是在那场极具破坏性的海难中我们最终幸免于难。 从1841年7月到8月间,探险队考察了华盛顿州西部通道的尼斯夸利河与哥伦比亚河入海口北岸的格雷海港之间的地区,Colvocoresses在这段期间担任海军上尉亨利•艾德(Henry Eld)的助理副手,并随后接着乘坐小艇勘察了格雷海港。在勘察过程中,一个Sachal印第安部落首长妇女给这位年轻军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他描述这位妇女有着非常强壮的体魄,她的运动天赋远远超过了他在这一地区所见的任何一位男部落首长。 不久,当结束这段勘察旅行之后,Colvocoresses参加了第二个探险队——横贯大陆的探险。由海军上尉乔治•埃蒙斯(George Emmons)带领,成员主要包括:Titian Peale、艺术家阿尔佛雷德•埃格特(Alfred Agate)、绘图学者亨利•艾德(Henry Eld)、地理学家德怀特•德纳(Dwight Dana)和植物学家威廉•里奇(William Rich)。在9月7日这支团队开始向南出发,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他们克服了昆虫叮咬和疾病折磨,而且偶尔还会遇到灰熊和土著印第安人等重重困难。 在29日队伍到达了一个将俄勒冈州领土和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分开的山脉。据Colvocoresses记载,上坡路很陡而且单调乏味,而且还得时刻提防着怕被怀有敌意的印第安人袭击•••当到达山脉的顶峰时,我们眼前所看到的景象完全弥补了我们之前所受的所有痛苦。沙斯塔山脉(Shasta Mountains)白雪皑皑的峰顶一眼望去向南延伸大约50英里,隆起着它的山脊,耸入云霄。 在10月12日队伍涉水穿过了萨克拉门托河,五天以后到达了New Helvatia,船长约翰•萨特(John Sutter)的老家,后来的1848年约翰•萨特的黄金财产就是在那被发现的。Colvocoresses曾写道:“我们当时受到了约翰•萨特最热情友好的接待。他有着令人舒适、礼貌的举止•••这使得我们像是在自己的家一样温馨。”从那个地方起,身为海军少尉候补军官的Colvocoresses和其他四名团队人员乘船前往旧金山海湾,并于19日到达,其他人员继续横穿陆地,于五天后到达。 在10月25日Colvocoresses被分到“俄勒冈”号双桅战舰,这艘舰是Wilkes购买用来取代搁浅在哥伦比亚河河滩上而无法修复的“孔雀”号。接着探险队开始向西启航回家。经过夏威夷群岛、到达新加坡,穿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在圣赫勒拿岛(St. Helena)做一次停留之后,舰队继续前行,穿过大西洋。George Colvocoresses在结束他回忆录的最后写道:“从离开里约热内卢开始,我们就制定计划返回纽约,当我们于1842年7月3日回到纽约时,我们已经离开家人和朋友3年零11个月了。” 这次美国的远征探险队共航行了至少87000英里,考察了约280个岛屿,绘制了约180张地图;收集了约400动物标本,发现了约200个新物种;许多地区和岛屿有了新的命名,这其中也包括了斐济群岛中用George Colvocoresses命名的Colvocoresses岛;还有南极洲的Colvocoresses通道、瓦逊岛、普吉特湾和Colvocoresses海湾等。 Colvocoresses接下来享受了一个非常值得假期。并于1845年晋升为海军上尉,1846年5月和伊莱扎•哈尔茜(Eliza Halsey)结为连理。这对夫妇共育有四个孩子,其中一子George Partridge Colvocoresses后来成为海军少将从美国海军退休。Colvocoresses接下来在巡航了地中海、南大西洋和非洲之后,于1855年被分配到“拉封特”号(Levant)军舰,并随着这艘单桅战舰回到了太平洋地区。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Colvocoresses任命为指挥官,负责指挥改装过的补给舰,隶属于南大西洋封锁中队。虽然这艘补给舰只有四门加农炮,但是仍然在1862年1月佛罗里达附近海域上俘获了一名试图穿过封锁线的联盟敌人--斯蒂芬•哈特(Stephen Harte),经过评定,给船长的奖励份额是可观的19000美元。 第二年Colvocoresses被任命指挥“萨拉托加”号单桅战舰,带领战舰沿着海岸对一个由乔治亚人自发组成的联盟军队进行突然袭击,使得其落入陷阱。根据海军少将John A. B. Dahlgren的记述,“我们俘获了26名战犯、22对战马和轻型马车,破坏了两座桥梁并烧毁一个敌方野战营•••所有这些战果都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距我们的船只还有15英里,未伤一兵一卒。” 基于以上和其他的一些战绩表现,Colvocoresses本该理应委以重任,担负起更加重要的指挥岗位,但是他却没有。离开“萨拉托加”号之后,他到了一个老的三流战舰--“圣玛莉”号担任指挥,并于1865年11月间巡游了智利和秘鲁的海岸线。但是比此更糟的事情到来了。 在1867年他作为船长仓促的退休了。他的儿子,后来的海军将领George Partridge Colvocoresses曾说过,我相信父亲采取这种消极的处理方式主要来源于三方面的原因,一、父亲从来没有从事过自我的推销和宣传;二、太过于强烈的坚持自己的政治信念;三、不是出生在美国。我的父亲一直以来就是一个民主人士,他从来都毫不犹豫的自由表达自己对某些人或党派的观点看法。 George M. Colvocoresses非常平静的和他的家人在康涅狄格州利奇菲尔德县度过了他的余生。他的第一任妻子死于1862年,接着第二年和船长艾尔登•帕特里奇(Alden Partridge)妻子的小妹艾德琳•斯瓦西(Adeline Swasey)结为夫妇,但是不到十年, 悲剧就发生了。 在1872年6月3日晚11点,一位警察听到枪击声迅速做出反应,发现Colvocoresses死在了康涅狄格州的布里奇波特(Bridgeport)码头,船长本来那晚打算从那乘船前往纽约的。他随身携带的佩刀刀鞘贴着他的身体被压得粉碎,刀也弯成了两半,而且他携带的一个书包也不见了。第二天发现了那个包,被撕开一个大口,里面80000美元的不记名债券丢失了。经过法医陪审团鉴定船长死于手枪或步枪伤,被神秘人射中了胸部的左下方。 至此,George Musalas Colvocoresses的长途生命冒险之旅就这样以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悲剧结束。经历过可怕的大屠杀、经历过危险的海洋探险、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战斗,最终却在自己家的附近被一个连名字都不知道的杀手给杀害。他的谋杀案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决的历史之谜。 译自:Observations from the Edge of the World/海军历史 作者:约翰 B.德威尔(john B.Dwyer) 编译:知远/朝阳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