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陆地,打造的海上行馆
暂时逃离陆地上的喧嚣,约三五好友于海风中畅谈,在蓝色海面上自由徜徉一番——这是让赵明洋着迷的心灵假期。而对于白铭,这个因为热爱海上运动而最后成为顶级游艇品牌之一Azimut游艇的中国区首席代表的“海洋迷”来说,游艇和帆船是他要不定期“回归”海上的两种行馆。而意大利法拉帝集团的首席执行官闻琴左(Vincenzo Cannatelli)则把自己的海上行馆作为全家人聚会的好地方,至于航行的目的地,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去难以到达之地 1999年,20多岁的白铭第一次乘游艇出海,这一次的美妙经历开启了他与游艇的缘分。 那个夏天,白铭和朋友们去马来西亚的兰卡威岛度假。兰卡威岛被马六甲海峡和安达曼海温暖的海水所环绕,是这片水域中面积最大,也是唯一有人定居的岛。但是,在兰卡威南面19海里处,围绕着珊瑚岛、浮罗交怡岛、斯甘唐岛和玻璃岛。“我其实更想去看看那些人迹罕至,原始生态被保护得更好的小岛。”白铭说,当时的兰卡威岛还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完全商业开发。去附近的小岛探秘,并没有形成商业旅游路线,交通十分不便。庆幸的是,同行的伙伴找到了一辆私人游艇,才解决了他们的出行问题。“这是我第一次乘坐游艇,感觉十分新鲜。10年前,就算是在兰卡威这样的旅游小岛上,乘坐游艇去附近的海域也是不多见的事。”就这样,白铭一行的游艇在当地人好奇的眼光中驶出了。 “那天艳阳高照,云朵如浮雕般堆砌在蓝天上。我们在甲板上围坐着,有说有笑,完全感觉不到颠簸,但迎面吹来的咸湿海风又时刻在提醒我们此刻并不是在陆地上。”在这块平静而无风暴之扰的水域,游艇是最便利也最舒适的交通工具。直到现在,白铭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身处海洋之中的感觉,“天高海广——这四个字首先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触目所及的四周全是湛蓝的海水,头顶是蓝天白云,干净得没有一丝瑕疵。”这一次旅行,让白铭爱上了海洋运动,也让他喜欢上了游艇。后来,白铭前往澳大利亚留学,在那里他与海洋走得更近了。回国后,他便选择了游艇行业,成为Azimut游艇集团的一员。 “寻宝和探秘,是最吸引男人的两件事。借游艇出海,于我而言最奇妙之处,便是可以体验许多常日里无法到达的目的地。”在白铭眼里,游艇并非只是一种交通工具,而是他探秘过程的载体。而对于赵明洋来说,他的“难以到达之地”并不是海域或岛屿,而是一种心境。 早在赵明阳购下这艘Azimut 98 Leonardo之前,他就拥有了一艘更小的北欧产的游艇。这艘小游艇带给他很多乐趣。离开陆地,在海水之间,赵明阳才能真正感觉到放松。带领一家拥有上万名员工,总资产近20亿元的大型集团,每天面对的各种压力,和来自各方面烦琐事务引起的压抑,远比“集团董事长”这个职务带来的光环,更让人难以承受。“我的每一个抉择都将影响成千上万人的生活。阿尔滨集团旗下有10个子公司,业务涉及建筑工程、房地产开发和酒店服务等各个行业。每年,仅旗下的房地产公司每年开发的地产就超过40多万平米。”赵明阳说,“闲下来,对我来说太困难了。”在赵明阳的假期里,即使他的工作能停下来,大脑也很难停止工作带来的思考。如果世间真有一座忘忧岛,想必那肯定是赵明阳最想去而难以到达之地了。游艇改变了他的生活,给了他曾经难以获得的自由感。 动静皆宜的海上行馆 喜欢在海上享受一段安逸时光——这也成为赵明阳选择自己的第二艘游艇的主要原因。让赵明阳砸下逾6000万人民币的Azimut 98 Leonardo游艇,有“海上马车”之称。这艘号称中国最大最豪华的顶级游艇,最高航速可达32海里/小时,全长30多米,艇宽近7米,船体共有4个豪华卧室,共8个铺位,最多可容纳二三十人一同出行。“我希望这艘新游艇,能承载更多的朋友与家人一同结伴出海。它的宽敞空间和丰富的实用功能,是比我的旧游艇更吸引我的地方。”赵明阳站在游艇的甲板上,眺望着前方的海面,感到悠然自得。他说即使风再大一些,在Azimut 98 Leonardo这种体型的游艇上,仍然能感到如履平地。相对赵明洋的第一艘爱艇,意大利名师Stefano Righini和Carlo Galeazzi的共同设计让这艘新的爱艇显得更加时尚特别:主甲板上的环形玻璃门,是可以180度打开的。打开后,甲板上便可容纳一大家子人共同露天聚餐,而游艇内的客厅与厨房也十分宽敞,足以用来请两三名厨师制作派对美食了。 然而,和中国人对待出海和游艇的方式不一样,大部分欧美人的血液里就流淌着“亲海”的基因。“大部分中国的游艇主,喜欢在天气好的时候,将游艇驶出,找一块宁静的水域,然后将游艇停在水面上。这个时候,他们喜欢与同行的朋友聊聊天,喝些酒。这样的出海聚会,多以社交为主。”意大利人闻琴左从小就习惯与家人和长辈们一起出海,对海洋的兴奋和亲切感,似乎是他与生俱来的一部分。他说,“而大部分欧洲人和美国人,则更喜欢出海与航行这个过程本身。欧洲人喜欢驾驶游艇从一个海岛到另一个海岛。他们喜欢住在靠近海岛的陆地上,一周或者十天驾驶游艇出海一次。而美国人则对海钓非常喜欢,海钓游艇在美国更加受欢迎。他们习惯于驾游艇去海上钓鱼,一两天后再回到陆地上。他们通常夏天把游艇放在东北海岸或佛罗里达,而冬天则将游艇开到加勒比海。美国人一年四季都离不开游艇。” 闻琴左的家在罗马,但他最心仪的住所却是他位于托斯卡纳的郊区别墅,这间别墅距离海边码头大约有30分钟路程。“我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去别墅,在别墅附近的码头,存放着我自己的游艇。我喜欢在周末,花一两天在海上遨游。”闻琴左说,“和我的父亲一样,我也喜欢带着妻子与孩子同行。平时工作很忙,周末的游艇出海,是我们难得的相聚时光。现在回忆起我的童年生活,最好的那些日子都是与父亲在海上度过的。每次出海,父亲都会教我很多东西。驾驶的技术、海洋的知识,只是他语言上的传授。而他对海的态度,以及航行中处理种种事物的方式,现在想起来,这种无形中的影响却是最深的。”闻琴左每年都会花两三周时间,选择他眼里“世界上最美的地方”去度假。在新年来临之前,与朋友和家人一起,租游艇从一个海岛驶向另一个海岛——已经成了闻琴左家的一项传统。他说,“前年我去了马达加斯加的一个小岛,去年我去了加勒比海。我希望自己也能像父亲,通过出海航行,让孩子们体会到我对人生的态度。”大部分欧美人都和闻琴左一样,这一代代于游艇中和出海时凝集出的传统,便成为海洋文化中的一部分。 “中国没有海洋文化。中国人对海洋,更多的是好奇与敬畏,并没有与生俱来的亲热感。但动静皆宜的游艇,不仅能满足大陆文化中人们对海洋的好奇,也能带给人们安全感。这就是游艇招人喜欢的地方。”白铭说,同样是出海,帆船对驾驶者要求的体力、驾驶技术和对海洋的适应力就高出很多,“不管你好动还是好静,游艇总能让你在自己喜欢的地方,不受外人打扰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只有真正喜欢运动,并且能享受海上运动的人才会喜欢帆船。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帆船提供的舒适感可比游艇要差得多。” |